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兴义市四个融合开启党建扶贫新模式

    信息发布者:张志海
    2017-12-20 19:40:51   转载

    内容概要:

    1. 科技+产业融合,为农村特色资源接上科技技能点。

    2. 园区+产业融合,打造脱贫攻坚聚群效应样板。

    3. 电商+产业融合,助脱贫工作走向信息高速通道。

    中国黔西南讯 (毛钟权) 兴义市创新工作思路,以科技+产业融合、电商+产业融合,园区+产业融合和主题村寨+特色产业融合模式,精准施策,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新动力,助力脱贫攻坚落地见效。

    科技+产业融合,为农村特色资源接上科技技能点。以扶贫开发投资公司为平台,以村党支部为服务点,承接好、争取好扶贫开发专项建设基金和“特惠贷”资金,以党员创业带富带头人为示范,发展设施农业及特色、生态产业,提高农村特色资源科技附加值,以种植养殖业为核心在全市贫困村重点发展中药材、茶叶、食用菌等,实现82个贫困村产业全覆盖,有效带动贫困村产业发展壮大和贫困户致富增收。丰都街道赵家渡村党支部积极与华大基因集团开展合作,引进并示范推广具有贵州特色的集装箱受控式山地渔业养殖模式,辐射带动农户及贫困户136户入股参与养殖,吸纳30余人到基地就业,预计每年每人可增加收入9000元。

    电商+产业融合,助脱贫工作走向信息高速通道。开发“智慧党建云”远教惠农电商平台,将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为卖家,上线农特产品,同时以兴义市电商大厦为龙头,构建市、乡、村三级网络,现全市建成3条总长640公里的农村电商物流闭环线路,建立8个乡镇电商服务中心、覆盖了94个行政村,其中贫困村48个,覆盖贫困村48个。全市电商及关联企业320余家,支持贫困农村群众开办电商企业20余家,共培育本地电商产品600余个,孵化培育从事农村电商的网店、微店、淘宝店、天猫店等300余家,通过电商就业2000余人,带动本地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达2.5亿元以上,覆盖、影响和带动全市贫困户31210人脱贫致富。

    园区+产业融合,打造脱贫攻坚聚群效应样板。把“脱贫攻坚·五个绿色”小镇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新举措,“因地制宜,因景施策”实施小镇及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旅游发展项目建设,彰显本土特色,实现工、农、文、旅多元融合发展。现全市投入资金5.27亿元,建成兴义市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区、石山半石山综合养殖示范园区、南盘江亚热带作物示范园区、南盘江现代渔业示范园区等五个园区。整合各级资金3.56亿元(其中特惠贷资金1.5亿元),围绕地区脱贫目标任务,因地制宜实施核桃、烟草、精品水果、中药材、养殖等项目产业及贷款贴息,覆盖群众1.3万余人。通过园区带动,敬南十里坪农业园区土地分红单价每年1015元/亩以上,远远高于以往800元/亩的土地出租价格,园区所在地新坪村委会利用集体土地入股园区企业形式,每年村级集体经济收益3万元以上。

    主题村寨+特色产业融合,建抓党建助脱贫攻坚旅游产业带。围绕万峰林核心景区—万峰林街道办瓮本村—“贵州精神”展示长廊“一条主轴”,将万峰林街道办上纳灰村、下纳灰村、南盘江镇南龙村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(村)和丰都街道办赵家渡村等18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纳入全市旅游扶贫规划,打造“主题村寨+特色产业”模式,全力打造马岭河峡谷奇石小镇、贵州龙小镇、洒金铁艺小镇、景家屯三角梅小镇等4个“脱贫攻坚·五个绿色”特色小镇。对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村,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,成立村级旅游公司,鼓励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、资产等入股,发展花卉、中药材、经果林等特色产业,实现“三变四化”,从建设脱贫攻坚旅游产业带,实现旅游扶贫工作“全覆盖”,为贫困村发展旅游业打好基础。则戎乡半边街村充分利用党建扶贫专项资金开发“玉皇顶”景点,从2016年9月建成开始,就已接待游客7000余人,直接为村民带来收入近万元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